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塔里木北部二叠纪长英质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面积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二叠纪玄武岩构成了面积250000km2的大火成岩省(LIP),长英质火山岩的发现为塔里木二叠纪火山作用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本文从塔北地区约5000m深的钻井中收集了4件二叠纪长英质火山岩的样品。通过对其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试,得出其形成时代为274~282Ma,为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具有高钾的特征K2O+Na2O=7.29%~8.34%,K2O/Na2O>1,大部分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且属于过铝质(A/CNK=1.32~1.53)。具有富集LREE和Zr、Hf、Y,亏损Sr、P、Ti、Nb、Ta等特征,微量元素分布曲线形态与地壳相近,具有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且显示出一定的负铕异常。通过Sr-Nd-Pb同位素的分析得出其源区有大量地壳物质,这与其具有较高的Th、U含量和与地壳平均值相似的Nb/La、Nb/U、Th/Ta相一致。综合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的判断,认为塔北地区二叠纪长英质火山岩形成于地幔柱活动背景下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72.
镁铁质岩石所反映出的壳幔作用信息可以为地壳增生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提供可靠的证据。本文报道了南部拉萨地块东段朗县至米林之间晚白垩世镁铁质岩石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侵位于98~88Ma,高Al2O3(17.25%~19.46%),低MgO含量(3.89%~5.07%)及Mg#(44~50),与高铝玄武岩特征相似,属于中钾钙碱性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铕异常不明显(δEu=0.82~1.06),(87Sr/86Sr)i值为0.70427,εNd(t)值为3.0,具有高且正的锆石εHf(t)值(+11.8~+17.2)。这些晚白垩世镁铁质岩石可能是来自俯冲板片的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经历一定程度镁铁质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73.
太行山北段浮图峪矿田石榴子石环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飞  董国臣  王霞  朱华平 《岩矿测试》2014,33(3):439-449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北段的浮图峪矿田由七个中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和木吉村大型斑岩铜(钼)矿组成。石榴子石是浮图峪矿田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矿物,与矿化关系密切,是展开浮图峪矿田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对其中四个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中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石榴子石进行野外地质调研、岩相学特征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石榴子石环带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成分属钙铁-钙铝榴石系列;从晶体核部到边缘,钙铁榴石与钙铝榴石呈韵律式变化,总体上钙铁榴石组分的质量分数(78.1%~86.2%)大于钙铝榴石(12.91%~16.61%)。根据石榴子石的环带结构及其成分特征,认为石榴子石是在弱酸、较低温度和相对氧化的环境中生成的,指示成岩成矿流体温度、pH、氧逸度和盐度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说明石榴子石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形成的,暗示流体的多期多阶段性,这是矽卡岩型矿床富集金属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4.
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基超镁铁质岩中角闪石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中发育有基性-超基性岩体。本文以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基中的窑沟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成因意义。结果表明,窑沟岩体橄榄辉石角闪石岩中的角闪石属于岩浆成因,并且角闪石环带发育,核部呈棕色,边缘为绿色,两者具有共同的特征,其(Ca+Na)B≥1.00,NaB0.50,均属于钙质角闪石。它们的Si/(Si+Ti+A1)值的范围为0.704 2~0.788 5,属幔源角闪石。Na、K、Ti、Al和Fe3+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棕色部分为镁绿钙闪石,绿色部分为镁绿钙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以及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角闪石的环带特征反映出同一期岩浆结晶的不同阶段,体现出压力和温度等生成条件的变化。角闪石环带中核部的镁绿钙闪石结晶时温度和压力较高,深度较大,属于下地壳环境;而边缘角闪石在较低压地壳环境生成。角闪石所体现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且在燕山运动前期的晚三叠世开始集聚,先其周围的中酸性岩体侵位,暗示在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就已发生部分熔融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5.
176.
177.
178.
179.
在西藏1∶25万喀纳幅、日土县幅地质调查图成果的基础上,重建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3个地层区的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地层序列,对地层纵向、横向序列变化和沉积环境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侏罗纪-早白垩世时,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沉积与其南、北两侧大陆边缘沉积有明显差异;中特提斯海洋盆地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深海-半深海沉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残余海(洋)盆地沉积和晚白垩世残余海盆消亡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0.
The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n aquitard at two spatial scal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quitards protect underlying aquifers from contaminants and limit recharge to those aquifer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and quantity of ground water flow across aquitards to underlying aquifers is essential for ground water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We present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ing for shale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a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v)) of aquitards at regional scales an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iscrete flow pathways across aquitards. A regional shale aquitard in southeastern Wisconsin, the Maquoketa Formation, was studied to define the role that an aquitard plays in a regional ground water flow system. Calibration of a regional ground water flow model for southeastern Wisconsin using both predevelopment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target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nal K(v) of the Maquoketa Formation is 1.8 x 10(-11) m/s. The core-scale measurements of the K(v) of the Maquoketa Formation range from 1.8 x 10(-14) to 4.1 x 10(-12) m/s. Flow through some additional pathways in the shale, potential fractures or open boreholes, can explain the apparent increase of the regional-scale K(v). Based on well logs, erosional windows or high-conductivity zones seem unlikely pathways. Fractures cutting through the entire thickness of the shale spaced 5 km apart with an aperture of 50 microns could provide enough flow across the aquitard to match that provided by an equivalent bulk K(v) of 1.8 x 10(-11) m/s. In a similar fashion, only 50 wells of 0.1 m radius open to aquifers above and below the shale and evenly spaced 10 km apart across southeastern Wisconsin can match the model K(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